联系热线
连日来,9个中国钢铁人和美丽的多瑙河畔一座钢厂的故事,随着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荣获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而燃爆朋友圈。
那是2015年11月,时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的武契奇访华,诚恳希望由河钢集团接手已连续亏损7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2016年4月18日,河钢集团以4600万欧元收购这座百年钢厂,成立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斯梅代雷沃钢厂。“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殷殷嘱托,从此深深埋在河钢人的心里。
当宋嗣海、赵军、王连玺、魏东明、唐娟、赵凯星、高峰、张建峰、姚丹被河钢陆续派往河钢塞钢时,他们没有人说不,没有人说困难,而是义无反顾踏上征途。
“河钢塞钢从短短半年时间扭亏为盈,到去年首次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重新成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一方面,这得益于河钢为其配置了从供应链到客户端的全球优质资源,把一家区域性钢铁企业变成了全球化企业;另一方面,我们明确提出‘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原则,赢得了塞尔维亚政府和员工的信任和尊重,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分析了河钢塞钢获得一系列佳绩的原因。
“收购以来,我们坚持‘三个本地化’管理原则,其收益主要用于钢厂的再发展,用于员工待遇的再提高,努力为员工和企业赢得未来。”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河钢塞钢不仅实现了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为更多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今天,就让《中国冶金报》记者的笔墨,落在9个人和“三个本地化”的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