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国际铁矿石生产商力拓(Rio
Tinto)与山东港口集团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现货贸易首单人民币业务签约仪式在30万吨级矿石专用泊位举行。签约仪式上,力拓与日照港集团代表签署战略意向协议,并与山西高义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高义钢铁)代表签署矿石销售协议。根据协议,力拓将向高义钢铁提供10000吨SP10中品位铁矿石(铁含量59%)。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力拓和中国钢铁企业签署的首份以人民币计价的供应合同。日前,就此次签约的背景与意义等,《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了高义钢铁副总经理王超。
记者:目前高义钢铁开展铁矿石贸易的定价基准、币种和操作方式是什么?
王超:我们的铁矿石贸易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港口采购到港现货,采用人民币车板含税价作为结算依据,操作方式就是人民币现货贸易合同;二是与国际矿商的长期协议,以美元普氏月均指数+议价作为结算依据,操作方式主要是利用国内银行的信用证额度,对矿商开具信用证。
记者:此次与力拓完成了以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销售业务,该业务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王超:近些年,国内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铁矿石的定价均将美元普氏指数价格作为结算依据。目前,国内已有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我的钢铁的指数等以人民币为结算依据的指数出台,但铁矿石远期期货合约的定价权实际上大部分为国外指数所掌握。中国是国际四大矿商的主要出口国,人民币理所应当拥有对铁矿石的定价权。
目前中美贸易战使得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较大,采购远期铁矿石的支付方式主要为信用证,钢铁企业为达到融资效果,大部分信用证均为3个月~6个月远期信用证。例如,5月按照1美元兑人民币6.9元的临时汇率采购铁矿石,3个月远期信用证最终付汇日为8月底,而8月底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1元,钢铁企业就无形中增加了每吨20元左右的铁矿石购买成本。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钢铁企业为了规避汇率等金融市场的风险,非常希望能直接以人民币作为最终结算价格。
我们公司首先了解到力拓有意向成立人民币销售小组,并把远期期货发运到中国港口以人民币形式进行销售,于是我们便积极促成此事。日照港是我们公司最大的铁矿石集散港,我们每年在山东港口铁路发运铁矿石约300万吨。在该船从澳大利亚开出之前,我们与日照港、力拓人民币销售小组的负责人齐聚日照,强烈建议把首船以人民币定价的铁矿石落地日照港,方便我们发运。
记者:该业务具体是如何定价的?对矿商、国内钢铁企业和港口有什么意义?
王超:具体的定价方式就是按照铁矿石市场价。待货物通关可销售后,以当天的港口现货人民币价格直接作为最终结算价格;采购数量也由买方决定,随用随买,矿商负责发运到中国。这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免去了钢铁企业自己进口铁矿石的多种风险。
我认为,该业务对参与各方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矿商而言,其会意识到铁矿石最终的定价权还是掌握在最终的用户手里,因为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除了力拓,2016年淡水河谷就开始尝试以人民币的形式在港口保税区进行销售,FMG很快也将开始对其铁矿石进行港口现货人民币销售,BHP也发运铁矿石到中国港口保税区进行销售。四大矿商均已意识到人民币定价的重要性。
对钢铁企业而言,作为铁矿石的最终用户,钢企首先对铁矿石拥有了更直接的采购方式与定价方式,也减少了以美元定价带来的价格、汇率等风险。
对港口而言,以后落地铁矿石的不仅仅是贸易商、钢铁企业,还有矿商,这无形中将增加港口的吞吐量,提高港口的收益,还能提高港口城市的就业率、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意义深远。
记者: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是否是铁矿石贸易的趋势?这对铁矿石贸易、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有哪些影响?下一步,贸易模式将如何演变?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在推广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障碍?
王超: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必然是未来的贸易趋势。原因在于,目前,大部分铁矿石以美元形式落地,但最终还是以人民币的形式在国内进行现货贸易。矿商也希望直接把铁矿石销售给钢铁企业,从而减少贸易商通过炒作压低或者抬高市场价格的行为。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港口库存为贸易商所有,当矿商把货运到钢企门口进行销售并在后期形成规模以后,必然对贸易商形成很大的冲击。鉴于矿商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在港口布局大量现货,市场涨跌对矿商销售的影响比贸易商小,矿商的风险也就远远小于贸易商。对钢铁企业而言,同样价格、同样品种的货物,钢铁企业也更希望从矿商处以人民币直接采购。